谋定而动 谱写南昌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巩固提升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担当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在新的发展阶段,南昌全市上下将坚定不移把巩固提升发展首位度作为头部要务,通过聚焦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产业发展、城市建管、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勇担时代重任,积极奋发作为,奋力开辟发展新境界。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主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高颜值城市,推进高水平开放,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巩固提升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担当,推动南昌在全省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在全国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奋力在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中挑重担、勇争先!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把南昌打造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和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都市。
——在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对发展的驱动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省会城市排位前移,力争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接近1/4,示范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在建设高颜值城市上实现新突破。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洁净靓丽,城市秩序井然有序,历史文脉接替延续,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发展格局,现代化、国际化的形象品质充分展现。
——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上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在大南昌都市圈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吸引更多高端产业、高新企业和高层次人才集聚,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
——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新突破。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省会城市一流水平,市民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完善的医疗、更公平的保障、更优美的生态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满足。
——在实现高效能治理上实现新突破。政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明显。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更加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在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上实现更大突破。
主动承接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任务,积极参与虚拟现实、高端医疗器械、空天科技等领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
围绕全市重大产业发展,探索实行“揭榜挂帅”模式,开展核心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支持头部企业和战略科研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融通发展。
完善长期稳定持续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完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补助政策,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向基础研究合力。
紧紧抓住国家创新体系战略重构的重大机遇,深入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以及航空科创城、中医药科创城、VR科创城建设,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级。
高标准推进中国(南昌)科学岛建设,围绕光电、航空、 VR 、汽车、新材料等领域,谋划建设一批引领全市主导产业发展的重点实验室,积极与中科院、工程院等大院大所及国内名校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争取建设省级实验室、布局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装置,构建梯次合理、具有南昌特色的重大创新平台体系。
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搭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与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果拍卖、挂牌交易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全面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效应,大力发展风投、创投基金,谋划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撑。
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力度,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载体建设,完善高校、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机制,确保重点产业关键技术能够在南昌尽快落地转化。
把握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机遇,着力做好调政策、聚重点、挖资源、优环境等工作,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立健全“一把手抓人才头部资源”机制、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才评价机制,高标准制定新一轮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坚持外来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育并重,探索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增强留用人才要素资源有效供给,破除制约创新活力释放的体制机制枷锁,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吸引10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我市创业就业。
建立一流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让海内外人才在南昌创业有机遇、发展有平台、事业有成就、生活更幸福。
持续深化改革不停顿、扩大开放不止步,着力提升改革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开创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为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善全链条、全周期、全市域改革推进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努力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成立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打造行政审批“六多合一”升级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不求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整合政府投资平台,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做强做优做大竞争类国有企业,加快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深化民营经济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使更多民营资本扎根南昌、更多民营企业健康成长。
抢抓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争创江西自贸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窗口”。
持续做强开放平台,加快中国(南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昌北机场三期建设,争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做强做优向塘国际陆港和国际智慧空港,构建高效智能的“南北呼应”国际性开放平台。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加快实现“同港同价同效率”目标,努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力实施招商引资工程,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外溢、央企二次布局、领军型头部型企业“二次创业”,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以及带动性、引领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高端项目。
积极组织和承办各类重大活动,依托世界 VR 产业大会、南昌飞行大会、世界绿博会等重大活动,全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不断提升南昌对外影响力。
创新招商方式方法,牢固树立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思维,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一企一策、一事一议,量身定制招商方案,突出项目资金到位率、财税和就业贡献率等指标考核,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结合“十四五”各专项规划,提前谋划、梳理一批着眼长远的战略性项目,以重大项目落实落地支持巩固提升发展首位度。
产业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支撑。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举、提升能级和增强品质并重,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具有南昌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提升,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工程,加快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更新和改造升级,不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努力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抢占制高点。
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扎实做好延链、强链、补链工作,推动电子信息、航空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集聚态势。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爆发式增长,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力争到2025年创新型领军企业突破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000家。
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做大经济总量的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规模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多样化和高品质转变。
全力推动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科技服务、创业投资、创业孵化等专业机构,加速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主动适应消费新需求,加快商贸、医养、旅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升重点商圈功能,引进和培育商贸品牌,大力支持会展经济、流量经济、夜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发展,带动消费扩容提质。
实施文旅融合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示范城市,打造“八一”、海昏侯国遗址、滕王阁、八大山人等地域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深入推进国家“03专项”,加速发展5G和物联网上下游产业,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先导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以总量指标前移、效益指标进位、速度指标争先为导向,全面提升开发区能级,培育一批千亿工业园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抢抓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体系,优化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支持鼓励功能互补、位置邻近的园区协同发展,提升开发区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水平。
完善生产生活功能配套,优化生态布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大园区+小城市”公共服务网络,打造宜产宜居生态开发区。
强化开发区经济管理职能,深化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运营体制、人事和薪酬制度及监管体制等改革,赋予开发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提升开发区发展活力。
把“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大力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形象提升、品位彰显,全面提升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始终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高水平编制实施《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做好城市设计、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城市色彩等专项规划,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着眼南昌未来发展需求,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布局,有序推动城市“东进、南延、西拓、北融、中兴”,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空港、陆港、高铁东站、九望、洪都、现代职教城以及南昌县城、红谷滩区南延区域等功能片区,不断增强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
坚持集约发展,推动国土空间利用提质增效,下足“绣花功夫”把每一寸土地用好管好,推动城市内涵提升式发展。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统筹推进老旧雨污管网、老旧燃气管网、空中网线等改造,合理布局建设停车场、农贸市场、社区服务站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深入实施风貌品质提升行动,加大历史建筑、历史遗存挖掘和保护力度,扎实推进绳金塔、万寿宫、进贤仓等历史文化街区优化提升,强化对城市“天际线”、江河湖“岸际线”管控,加快梅岭揽山入城步伐,打造城市中央公园,推动城市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持续推进路网畅通工程,加快建设西外二环、北二环、东二环、九洲高架东延、城市南部包括九龙大桥、洪州大桥在内的东西贯通重大交通工程等项目,研究推进老城区东西向骨干道路快速化工程,推动城市“三环”和“十横十纵”干线路网基本建成。
加快轨道交通1号线号线东延建设,尽快启动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性、立体化交通体系。
规范政府投资类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做到该做的事一刻不能等、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能花。
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良好互动、共治共享”的原则,不断创新现代化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城市管理体系。
采取“微更新”“渐进式”方式,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和功能品质,努力做到水通、路平、墙美、灯亮、线齐、窗明。
完善智慧城市建设体系,着力推进市域数字平台整合,打通信息壁垒、强化功能衔接,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在南昌蔚然成风。
正确处理城市、城乡、区域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促进协调发展中拓宽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后劲,不断提高发展的整体势能。
增强中心城区对资源的吸附能力,发挥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新建区等对外“桥头堡”作用,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更好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积极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南昌与赣江新区空间优化、战略协同、功能耦合,与丰樟高率先实现“一体化”进程,加快与鄱余万、奉靖永等地区协同化发展,探索共建“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加快构筑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协调并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强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争取早日建设建成南昌东站、昌景黄铁路、武咸昌、昌九客专,加快实施国省道过境改线,推动赣江航道等级提升,力争到2025年建成以南昌为中心的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都市圈互联互通、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把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赋予县域更多自主权和决策权,鼓励各地大胆试、大胆闯,推动形成要素合理配置、产业差异发展、功能协同互补的良好局面。
在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基础上,根据县城、中心集镇不同功能定位和建设基础,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各具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巩固南昌县域经济在全省的“领头羊”地位。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提升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推动城乡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动态防返贫致贫监测和分类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一环两谷四区”布局,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等乡村富民产业,积极培育休闲观光农业、民宿经济、农村电商、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切实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
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提升特色产业、乡村环境、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发展水平,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短板。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涉农改革,扎实推动农村“双创”政策落地,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计划”,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强村。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全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全省“美丽窗口”。
推进污染物协同治理,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大空气污染整治力度,全面管控各类扬尘污染,确保空气质量全国省会城市领先、中部省会城市领跑。
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大力实施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行动,全面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和处置能力。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结合城市更新加快老城区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建设,以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水系大连通,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山水相映、水系相连的生态景观,描绘新时代南昌“富春山居图”。
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健全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体系。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标准化建设,建立市内跨流域、跨县区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和风险防范机制,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司法协作,健全落实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扎实做好长江流域(南昌段)禁捕退捕工作,切实发挥南昌生态环境保护的标杆作用。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编制和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加快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建立符合实际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统筹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和平台建设,争创全国区域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
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推广新能源发电等清洁低碳技术。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绿色细胞”创建行动,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蕞高位置,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就业优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高质量就业行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不断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
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大力支持驻昌高校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南昌技师学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
深入推进健康南昌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支持省、市重点医院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均衡配置,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让人民享有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认真落实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医养结合的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
坚守“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蕞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住房需求。
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政策,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后顾之忧。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一体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重视和支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
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畅通协商民主渠道。
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服务发展的独特优势,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台海外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工作,努力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加强地方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及时修改、废止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法规。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扫黑除恶斗争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件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广泛开展“八五”普法,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夯实依法治市群众基础。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创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力构建“昌治久安”社会治理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完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统筹抓好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构建信息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