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区发展情况介绍
南昌高新区创建于1991年3月,是江西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23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50万。近年来,高新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区内有各类企业20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280余家,总部在高新区的上市公司13家,世界500强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6家,年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55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2014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103.7亿元,增长8.8%;地区生产总值(GDP)417.8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400.1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7亿元,增长16.3%;财政总收入64.4亿元,增长16.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7亿元,增长23.7%。其中,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继续在全省工业园区领先领跑,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居全市首位,财政总收入列全省各县区(开发区)第三。南昌高新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近年来,高新区紧跟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全球一流企业开展合作,打造了航空、生物医药、光电、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园区经济贡献率突破50%。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加快培育新的产业爆发点,不断壮大航空、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飞机高端制造、智能装备制造、节能汽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把江西省经济发展的脊梁骨挺起来,其中提到的六大战略新兴产业方向,除汽车产业外,我区已布局和发展五个,抢占了发展先机。航空产业,航空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期已竣工厂房17万平方米,二期工程10余栋厂房基本完成主体建设。2014年5月15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前机身部段在航空城成功下线,是我国大型客机项目研制过程中交付的首个大部段,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还引进落户了北航(南昌)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天祥通用航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等一批配套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大飞机制造研发为主要支撑、航空航天科研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为补充的航空产业基地格局。光电产业,拥有晶能光电、联创光电、晶和照明等LED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30多家,初步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制造到封装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去年又引进了韩国知名上市公司美法思株式会社建设触控显示一体化部件项目,并计划把韩国新一代触控显示IC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移转至南昌,将极大提升触控产业集群的集聚度、技术水平及核心竞争力;深圳欧菲光收购美国数字光学公司技术,建设欧菲生物识别模组项目;全国触摸屏厂商出货量排名第三的深圳业际光电投资建设触摸屏、显示屏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台湾合顺光电公司投资建设液晶显示屏模组制造项目,是国内仅有的三家对外承接29寸以下模组制造的企业。未来3-5年,高新区将成为全国蕞大的触摸屏生产基地。医药产业,聚集了江中集团、济民可信、梅里亚等6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品研发、生产、物流配送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并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园,已有11个项目在建设。依托济民可信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促成济民可信新药基地与总部基地项目落户,同时以色列仿制药项目、环孢素眼膏项目、医疗器械专业孵化器、德国世界500强医疗器械制造项目等也在积极推进之中。服务外包产业,南昌高新区是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先后建设了南昌高新国家软件科技园、昌大瑞丰产业园等4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已进驻美国微软、戴尔、甲骨文、德国贝塔斯曼、日本日立、华为、上海施耐德物联网等世界500强及台湾百大企业英华达、国内软件百强东软集团、用友软件、东华软件等一批国内外软件及服务外包知名企业,打造了全球头部个应用开源技术的公有云计算中心中国鄱湖云计算中心,致力于打造呼叫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传媒等10大特色基地。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数约占南昌市总数的90%、江西省的85%。
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5家,占南昌市的50%。区内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家级科技项目占江西省的40%左右,占南昌市的80%以上。拥有各类技术中心60多个,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8个,院士工作站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个,博士后工作站15家。培育了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6家,技术支撑服务平台10个。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医药国际创新园等2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产业基地,拥有浙大科技园、南昌大学科技园等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产业化基地11个,国家级企业孵化器5个,初步形成“湖西科技园发展核心区、湖东科技走廊区、瑶湖生态科技区”三大特色板块空间布局。高新区计划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460万平方米的科研孵化器,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省市政府已将全省金融产业服务园布局在高新区,省信用联社后援服务中心、中国网库公司“南方电商谷”等一批项目已签约落户。引进了我市首家混合所有制基金洪城资本基金、招商证券、中航证券、北京银行、财政厅下属的金财典当行等金融机构落户,引进的产业基金已超过150亿元。正在推进科技金融超市的建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
在高新区发展战略方向上,我们通过对美国硅谷、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等国际十大著名科技园区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打造江西硅谷。为此,我们借鉴北美五大湖发展理念,重点学习借鉴温哥华、西雅图、多伦多等世界滨湖临海一流城市规划理念,从空间形态入手,对瑶湖生态科技城进行概念性规划和整体形象设计,以瑶湖为中心,打造圈层式产业新城空间形态,头部层为临瑶湖100-300米区域,规划为环湖生态景观及休闲区;第二层为近湖区域,重点布局研发、总部及适量生活配套设施;第三层为远湖区域,规划为居住、商业服务设施,如高知人才公寓、商业中心、体育运动中心等;第四层为外围区域,规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制造、软件服务外包等专业产业园区,建设中部一流、具有滨湖特色的瑶湖生态科技新城。
在推进科技和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城市功能配套的完善,打破“产业孤岛”效应。引进了绿地城市综合体、新城吾悦商业广场、奥特莱斯等大型商务综合体建设,洲际华邑五星级酒店已经开始试营业,新加坡悦榕庄等国际知名酒店也即将入驻,为入区企业营造较好的商务环境。引进了万科、绿地、恒大、保利等为区内企业高知人才配套的高档社区,同时学习借鉴一流国际社区建设理念,规划建设了纯欧式风格的人才公寓、国际学校、五星级酒店、商业街区等,精心打造极具创意特色的新型国际人才社区。引进了南昌三中、南师附小及幼儿园、南昌实验中学、南大头部附属医院、国际学校等一批全省一流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社会配套功能逐步完善,为区内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生活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