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打造工业园区“升级版”
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征途上,南昌坚持大规划引领,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构建“三核、五区、多群”的工业发展区域格局;启动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定位的关键性、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将“规划图”逐渐变为“实景图”,筑牢“工业四年倍增”的基础与支撑。“未来,南昌各工业园区将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市工信委工业园区处相关负责人说。
6月20日,高新区华勤通讯南昌制造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机研发设计公司,国内手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行业排名头部。华勤通讯副总裁金爱珠告诉记者:“南昌是该公司的第二制造基地。基地将投入40条生产线万部移动智能终端的生产能力,并全力打造世界级的智能化工厂。”
目前,高新区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呈现快速集中之势。预计未来3年内,该区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蕞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之一。
这只是我市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的一个缩影。市工信委工业园区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推动南昌工业实现四年倍增,加快做大工业总量,我市工业将坚持大规划引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构建“三核、五区、多群”的工业发展区域格局,依托各县区、开发区产业基础和优势,按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3—5个主导产业,省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2—3个主导产业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产业,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智能制造产业。到2020年,高新区、经开区(含临空经济区)、小蓝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4000亿元、3000亿元和2000亿元。
我市还以长堎工业园区、昌东工业区、安义工业园区、进贤经济开发区、昌南工业园区等五大省级工业园区为工业发展重点区域,把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以“提升规模、培育龙头、发展集群、打造品牌”为方向,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引导产业集聚,打造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产业集群。到2020年,我市力争形成1个1000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小蓝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4个500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讯产业集群、南昌经开区光电产业集群、南昌小蓝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产业集群;4个300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高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群、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安义县铝型材和门窗幕墙产业集群、新建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6月20日上午,南昌经开区(临空区)举行了今年第二季度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深圳鲸仓智能自动化物流设备研发制造项目、中科曙光智慧产业园项目、海航易生网贷公司项目等20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近600亿元;中核智能立体停车设备项目、云嘉汽车零部件项目等1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60亿元。
近年来,南昌经开区(临空区)以大项目为抓手,以“轻资产招商,重资本运作”为理念,大规模搭建了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中医药产业创新科技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城等11大产业承载平台,吸引新经济企业轻松“拎包入驻”。这一特色做法大大缩短了企业投产周期,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在11大平台的吸引下,该区今年一季度签约新经济项目32个,开工投产17个。
“规划图”渐变“实景图”,项目落地是抓手,项目发展是关键。为保障项目建设到位,南昌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决策机制、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等五大工作机制,推动南昌工业加快发展。对重大产业项目建立市四套班子领导挂点推进机制,其中党政班子领导挂点推进洽谈中的重大项目,人大、政协班子领导挂点推进已落户的重大项目。
全力以赴抓落地,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下大力气抓融资,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到位;持之以恒抓服务,努力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及早谋划抓储备,确保重大项目接续跟进……举全市之力强攻产业、决战工业,在大项目的撬动下,南昌工业投资增速已进入全省头部方阵。1-4月,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6.2亿元,同比增长9.9%,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今年,在全市重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超过一半,其中工业项目超过三分之一(往年仅为五分之一),且绝大部分项目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项目。当前,我市正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新建区保利协鑫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小蓝经开区江铃(福特)30万辆整车项目;高新区与德通讯、华勤通讯、振华科技、努比亚、小辣椒等手机智能通讯终端项目、临空区新型薄膜感应器及模组项目;高新区、小蓝经开区、新建区济民可信扩能提质项目;高新区南昌航空工业城瑶湖机场建设、大飞机机身生产、通用航空项目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建设,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本报记者 万晓霞)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