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新建区:强化带动作用创新粮食生产
“今年,我们合作社早稻钵体育秧面积52亩,在镇里开展社会化服务代育代插2700亩,还辐射带动了周边的恒湖农场、联圩镇、南昌县南新乡等代插服务面积5万亩。”在靠近湖区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象山镇隆庆村,江西中亮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原中亮农机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熊中亮说。
2010年,熊中亮成立了中亮农机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有农机手36名,各类农业机械43余台套,以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形成了集水稻无纺布环保育秧种植新技术、代育代插、粮食烘干于一体的服务中心。
2019年,熊中亮被评为“南昌市十大种粮大户”。2021年,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完成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4.2万亩,熊中亮又评为“优秀种粮大户”。“我还创新了新技术,推出‘塔吊运秧模式’,节省运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熊中亮介绍,除了早稻收割,目前他还进行着0.42万亩中稻机插服务、2000亩晚稻钵体旱床育秧以及晚稻育秧机插。
熊中亮是新建区近年来创新粮食生产方式的头部个代表。2021年,在联圩镇的招商引资邀请下,长期在上海从事信息技术的熊模昌联合几名乡贤,于2022年2月共同投资建设了“江西十里丰产绿色生态特色农业综合体项目”,投资总额10亿元。这座位于联圩镇连前村连肖公路东边,集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基地将分四期、五年完成全部建设。
“目前我们已流转耕地2万多亩,今年早稻播种面积1.35万亩,其中育秧机插1.15万亩,大田直播2000亩。”熊中亮介绍。
今年早稻生产中,熊中亮在春耕时进行沤田,每亩撒播石灰180-200斤,杀菌灭螟,养调土壤,并与中植集团开展合作,采用“因土配肥、因土施肥”的测土配方模式,每亩施用160斤微生物复合肥,起到了补锌补硅的作用,早稻预计亩产可达470公斤以上。
“今年晚稻我们还引进了‘3D打印’播种育秧技术和大钵体毯状育秧技术,每亩节省种子2斤,每亩降低生产成本60元。”熊中亮说,今年他把重点放在水稻绿色生产上,预计8月底前可完成覆盖1.5万亩智能太阳能杀虫灯的安装工作。
“公司+合作社+农户”,在联圩镇丰乐村,南昌丰乐粮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用全镇9万多亩稻田土地资源优势以及周边县、镇水稻连片规模种植优势,以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效运作的方式,建设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及水稻种植、稻谷烘干、农产品加工,大米加工、农产品储藏销售体系。
据了解,该产业园坚持“以粮为本”,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解决稻谷烘干问题,打造地标品牌优质大米及特色农产品,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产业园完全建成后,年生产总值(年销售额)可达2亿元,解决就业200人,撬动社会资本10亿元,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兼顾种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莫志超
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