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的活力在开放,发展的机遇在开放。开放,为南昌引来活水。开放的南昌,大有可为。
2月25日,记者从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20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统筹,靶向招商,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签约重大项目595个,签约投资总额5836.11亿元;引进重大项目558个,立项投资总额4838.98亿元;一大批好项目在洪城大地相继落地、渐次开花。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南昌正乘势而上,以不怕困难的韧劲和担当、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铆足“牛劲”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招商引资,是优势的竞赛,更是诚意的比拼。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一把手”工程,市领导率队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招商61批次,县区、开发区主要领导外出招商204批次,促成了一大批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南昌。此外,围绕虚拟现实、5G、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建立了产业链“链长制”,积极承办龙头企业供应商大会,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不断向南昌汇聚。全年共新引进“4+4”新型产业项目233个,立项投资总额1956.98亿元。康佳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华勤通讯南昌生产基地、VR科创城总部基地、瑶湖智能科技园等一批体量大、质量高、带动性强的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市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开展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南昌(上海)外资企业座谈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双招双引”推介会等专题招商活动。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数字经济领域,聚焦“152”工程持续发力,深化实施“项目提速百日攻坚行动”,签约“152”项目59个,总投资额2631.22亿元。
我市把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规划建设了一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全面深化与华为、阿里、微软、高通、紫光等一批国内外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的合作,落地了华为南昌研究所、腾讯内容审核中心、高通影创联合创新中心、微软AI+VR创新基地等重大科创平台。
去年以来,虽然我市招大引强成绩有所提高,但在项目的结构和体量上,仍然不够优化。和周边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我市重大重点项目数量较少,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产业普遍缺乏行业内标杆龙头企业,集群集中度还不够,上下游衔接也不够紧密。此外,我市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存在很多缺项漏项。比如,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芯片短缺,目前还没有一家车用芯片生产企业。LED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游芯片和中游封装环节,下游应用环节严重欠缺。从产业链需求来看,我市对国外先进技术、业务合作有着强烈诉求。从城市开放度来看,江西获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也对我市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会上,我市印发了《2021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对标对表,精准施策,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补短板、开新局。
实施招商引资“五大行动”。落实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实施“5020”“三请三回”“三企入赣”“三百工程”“产业链招商”等五大行动。充分利用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VR产业大会、赣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广泛宣传推介南昌,借助省级高层次平台,高效率、高质量推动重大招商项目。
精心安排产业招商活动。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立足发展基础,量身定制产业招商方案,精心设置招商“自选动作”,采取市县(区)联办、自办等多种方式,开展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招商活动,适时举办招商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仪式,加速项目成果转化。“七条战线”、市政府驻外办事处、驻点招商小分队要主动出击、紧密配合,加强客商和项目的对接。
聚焦聚力“招大引强”。强化“项目为王”意识,围绕“152”项目引进目标任务,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行业领袖企业开展招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引爆性大项目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项目落地见效,扎实抓好项目跟踪推进,力促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见效,从根本上谋求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
畅通物流通道。巩固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班航线,夯实欧美货运航线,拓展东南亚货运航线,支持、推动新开国际国内定期、包机货运航线,力争全年实现货邮吞吐量20万吨。持续推动铁海联运“三同”试点工作,推动铁海联运、江海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全力保障南昌中欧班列常态化双向开行,形成现代综合物流运输体系,促进资源要素自由畅通循环。
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鼓励有条件、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和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合作模式,通过股权并购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获取优质资源、先进技术、知名品牌和销售网络。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对接,不断扩宽“走出去”交流合作平台。
高起点上再出发,乘风破浪开新篇。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对接下来全力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稳健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作出了系列部署。
抓住引爆性项目这一牛鼻子,在“链主”企业引进上狠下功夫。招引引爆性项目,一方面要聚焦重点区域,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契机,充分发挥我市财政资金、产业基金的撬动作用,制定个性化、有竞争力的“一对一”招商方案。另一方面要聚焦开发区主战场,按照“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的模式,完善好公租房、人才公寓、医院等现代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谋划招引一批体量大、质量高、产业带动强、科技水平高的引爆性项目。
聚焦新经济、新业态,开启招商引资新模式。以VR产业、软件产业、数字文娱、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区块链、智慧城市等8个数字产业重点领域为突破,设立专业招商团队,制定专项招商政策,招引更多数字企业,做大数字经济总量,力争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200家,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235亿元。
紧扣产业链短板弱项招商,提升产业能级。瞄准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增强链式思维、生态思维,全面梳理产业链上的弱项缺项,加大铸链强链引链补链力度。加快形成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三大国际性新兴产业集群,虚拟现实、移动智能终端、LED、5G、中医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等九条标志性产业链的“3+9”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把握构建“双循环”发展机遇,推动更多跨国企业布局南昌。全面梳理我市产业发展中外资企业的短板缺项,摸准产业链国际化需求。进一步加大与驻华使领馆、驻华商协会、同学会、贸促会等机构合作,加大对南昌产业基础、投资环境的宣传力度,寻找合作机遇。加大与普华永道、德勤、跨国基金公司等国际机构合作,进一步架起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桥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南昌,正以闻鸡起舞、快马加鞭的紧迫感和主动作为、善于成事的责任心,书写开放型经济的南昌速度。(南昌日报记者 卢梦梦)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