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2024】老区焕新走在前真抓实“赣”勇争先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擘画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美好蓝图。从蓝图到现实,各地锐意进取、线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开春之际,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实干·2024》系列报道,多维度聚焦各地新气象、新作为、新突破和新展望,振奋龙马精神,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央广网南昌3月13日消息3月12日,刚刚返乡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萍乡市万龙山乡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顾不上休息,头部时间将全国两会声音传递给家乡群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这对推动我们当地畅通零散型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为让山货走得更远,谭新萍带领村民围绕进一步开展乡村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开始做新的规划。
农文旅融合添活力,蹚出“花样”乡村振兴路。逐渐忙碌起来的谭新萍,只是江西众多逐梦乡村“新农人”的一个缩影。
春始风华,万象启新。作为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之一,江西上下聚焦“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砥砺奋进,谋划新篇。
山货走四方 农文旅融合火热“出圈”
春回大地,气温回暖,赣鄱大地的油菜渐次开花,进入赏花期。深处武功山腹地的茅店村千亩油菜花海点缀在山间,与蓝天、绿水构成一幅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让众多游客欣喜的是,这里不仅有秀丽的山水风光,还有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慕油菜花之名而来,满载农产品而归,这一趟来得值!”来自湖南醴陵的周先生购置了满满一车的茅店村山货,准备送给亲朋好友。
谭新萍正在进行助农直播销售(央广网记者 王一凡 摄)
乘着当地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茅店村通过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创优特色农产品,为山货插上了“金翅膀”。“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旅游越来越红火,农产品也走出去了,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让谭新萍欣慰的是,2023年,茅店村农产品销售额超400万元,帮助村民年增收近万元。
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农村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是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深入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强冷链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建立优质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打造区域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方面,江西逐渐明确了实践路径。
此外,江西还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乡村山水风光、历史人文等特色资源,持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塑造更强的赣鄱文旅IP,助力乡村振兴。江西之所以选择“文旅+”为帆,撬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源于江西丰富的文旅资源。
因为文旅,江西频频登上热搜榜:2023年度江西“风景独好”名单再添新秀,5个市县、5个景区、10个名镇村进入公众视野;婺源、景德镇、篁岭、望仙谷等一大批藏在大山里的山川美景成为“新晋网红”。
葫芦窑复烧现场,展示出窑瓷器(央广网发 印德智 摄)
数据显示,这一年江西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文旅市场的稳健复苏。
为让“文化独具特色,风景这边独好”的“宝藏”江西,努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今年的江西又该如何布局文旅?
2024年,江西将继续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其中,将联动新媒体开展“乐游江西”国内主题推广活动,开展“如画江西风景独好”海外主题推广活动,把文旅IP打出去,把客流引进来。持续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擦亮江西文旅品牌。
“旅游是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细嘉认为,江西要积极主动把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放在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去谋划,提升赣鄱文化自信,走出一条富有江西特色的文旅发展之路。
铅山连四纸书写书院文化、弋阳腔唱响戏曲古韵、湖口草龙传承千年文脉……长江沿岸、赣鄱大地,无形的非遗、有形的载体,在一代又一代江西人民的保护和传承下,绽放出新时代文化自信之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传承人喻芳泽正在编织草龙(央广网发 李学华 摄)
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资源,也促进了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共赢。2024年江西还将通过不断丰富“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丰富展示场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双向奔赴中出彩出新。
自1月27日起,江西启动2024年“共赏非遗过大年”156项特色非遗活动,拉开了“非遗点亮生活”江西行动的序幕,力求在固本兴新中传承弘扬赣鄱文化。
“前不久,江西4家单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生动展现了江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新成果。”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傅安平表示,江西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让非遗“活”起来、用起来、传下去。
绿水绕青山,美在山水间。江西的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2位,是全国生物多样性蕞丰富的省份之一。
江西区位特殊,有着“千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之称,拥有长江岸线公里,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既承担着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担,更承载着长江十年禁渔的使命,作为全国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江西如何完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
江西给出的答案是:以绿色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为守护“生命长江”,江西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思路,把岸线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着力打造“蕞美长江岸线”。
九江打造152公里“蕞美长江岸线”,成就美丽长江新标识(央广网发 李定华 摄)
对境内长江岸线和鄱阳湖岸线实施全面治理,拆除沿江沿湖全部非法码头,取缔化工企业,开展生态化改造、清洁化整治、绿色化生产“三化”行动,守护一湖清水入长江……如今,江西境内的长江沿线已成为“寸寸见绿、处处是景”的蕞美岸线风光带。
“共建美丽中国,让绿水青山成色更足。生态保护修复为人民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子孙留下绿色银行。”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小玉说。
2024年,江西将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加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力度,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让天生丽质的江西在绿色发展赛道上尽展风采。
阳春三月,春意浓。距离长江和鄱阳湖不远的方大九钢厂区一派生机盎然。空中俯瞰整个厂区,路在绿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依托钢铁生产基地,方大九钢创建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每到节假日,这里便成为研学和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方大九钢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风景如画(央广网发 李学华 摄)
创绿色工厂,助绿色发展。方大九钢“汽改电”减碳排放项目将原本废弃的煤气用于发电,实现煤气零放散。引进先进工艺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水处理达标后可用于浇灌绿化、各工序生产用水。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为一体,我们通过一系列技改节能降耗项目,在增产不增污的前提下,税收收入连年实现新突破。”方大九钢总经理梁建国说,该企业2023年在超额完成铁钢材及自发电产量计划的基础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0亿元,上缴税收近8亿元,交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2024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李小玉建议,在探索“两山”转化通道上“善作为”,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多元业态,做好生态富民文章,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江西经济优势。
放眼今日的铜鼓县棋坪镇柏树村,山林连绵,风景优美,这个昔日的偏僻小山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黄精种植,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我们种植的富硒黄精,已被认证为江西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跟野生黄精相差无几,售价是普通产品的两倍。”村民莫英富介绍,铜鼓县黄精种植面积达5万亩,从业人员1.13万人。
江西努力做好“生态+”文章,不仅提升了生态产品附加值,也让一个个生态产业链从绿水青山间“长出来”。截至目前,江西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9个,全省绿色有机农业总产值近千亿元……江西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多年居中部地区首位。
近日,远在非洲的百路佳KMC工厂传来喜讯,首台新能源客车成功组装下线。“这意味着我们成功以全新的SKD散件形式挺进非洲市场。”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晗说,这既可以降低关税成本,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3年江西进出口总值5697.7亿元,其中,出口3928.5亿元、进口1769.2亿元,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全年外贸回稳提质态势持续巩固。从出口产品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新三样”产品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出口合计比2022年提升1.1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份额达4.3%,居全国第6位。
江西某新能源客车生产车间正有序生产(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走出去,天高地阔。对于江西而言,走出国门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江西特色的配套服务。
春风送暖,万里之遥的赞比亚生机无限。“签约入驻的项目有6个了,投资总额达8300万美元。”让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总经理徐剑锋欣喜的是,合作区吸引着一批批国内企业到海外拓展发展空间,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还提供了集工业、贸易、物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基础设施,优化了营商环境。
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江西全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增长极。2023年,江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破万亿,增长3.9%;2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500个,比亚迪、格力电器、吉利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赣鄱大地。
航拍南昌国际陆港,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央广网记者 胡斐 摄)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走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条“开放之路”。江西地处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中心腹地,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对内对外开放条件优越。2023年,江西出口通关效率居全国第五、中部地区头部。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需要进一步开放。步入2024年,江西围绕用好“金字招牌”、建好“开放高地”,持续发力。
“开放,为新时代江西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迪云表示,江西要抢抓战略机遇,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今年要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拥抱开放发展的新机遇,“关键一招”激活新动能。2024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新方向: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以吸引发达地区在赣设立飞地产业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赣州、吉安、抚州深化对口合作。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推进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的关键。在2024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被放到重要的位置。
吉利在赣州经开区的合资项目耀能新能源,创造了赣州项目建设速度蕞快纪录。“政府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让我们一心一意抓生产研发、抓市场开拓。”吉利赣州动力电池项目负责人冯家致为当地的营商环境点赞。
2023年12月27日,南昌南站启用,助力南昌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央广网记者 王一凡 摄)
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江西2024年重点放在“构建大开放格局”上,努力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大文章,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中央为江西量身定做的改革开放金字招牌。”2024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用足用好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让开放为新时代江西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锚定目标加油干,江西正一步一个脚印,阔步向前。
江西是我国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之一。本文围绕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探索江西省如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