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投促局:形成全市“大招商”强大合力奋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
2月6日上午,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局长芦湛发表讲话。芦湛表示,新的一年,全市投促系统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树牢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思维,加快体制机制集成创新,更加紧密地与部门、镇街(园区)携手探索招商工作新路径,奋力开创全市招商引资新局面。
据了解,去年全市投促系统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努力推动全市招商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金额超2500亿元,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70宗,协议固投增长7%,159宗产业项目顺利完成供地,用地规模突破8000亩,其中谢岗汽车关键零部件扩产项目从签约到摘牌仅用时28天,再次刷新项目落地东莞速度。
芦湛表示,今年将加大招商统筹力度,进一步凝聚全市合力。充分发挥市投促局在招商工作中的“发动机”作用,扎实推动从“单打独斗”向“组团作战”转变,形成全市“大招商”强大合力。要统筹镇街(园区)做好政策叠加和工作协同,一体安排好联合赴外招商和市外驻点招商工作,引导镇街(园区)围绕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编制重点招商目标清单,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完善项目信息首报和跨区流转制度,探索市镇村利益分享机制,健全务实有效的考核体系。要强化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联动,坚持“产业研究+招商引资”,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市场供需和前沿洞察等方面的优势,健全信息共享、项目评估、联合洽谈等工作机制,推动各类专项工作、专题活动与招商工作互促共赢。要做好招商工作系统谋划,分片区召开投促工作座谈会,制定新一轮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召开好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确保全年招商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025年将着力破解突出问题,进一步激发招商活力。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形成“发现一批、洽谈一批、落地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努力引进超20宗固投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营造全市上下“找项目、跑项目、落项目”的浓厚氛围。持续强化“以投促引”,抓紧出台高质量发展基金政策,突破基金退出、绩效评价、容错免责等堵点问题,真正激发出“敢投、能投、愿投”的内生动力。不断丰富招商政策“工具箱”,建立完善重大招商问题协调解决机制,推动相关部门聚焦用地、融资、配套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出台普惠性政策,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并严格遵守和兑现承诺,让营商环境口碑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助力提升产业空间供给水平,摸清现代化产业园区、镇村集体厂房、连片产业用地等招商载体底数,强化项目库、土地库、厂房库“三库”联动,大力引进专业团队加持平台招商,实现招商项目与空间资源的快速匹配和精准供给。
2025年将创新完善思路打法,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抓好产业链招商,锚定“卡脖子”技术国产替代风口,联合龙头“链主”企业大力开展强链延链补链招商,加快推动高端电子信息、碳化硅晶圆制造等一批在谈项目签约,着力引进AI服务器周边、先进半导体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抓好科技招商,通过基金赋能、人才奖励等措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努力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抓好央国企招商,推动与相关央企合作,积极争取更多业务优先在莞布局;推动与相关省属国企在招商合作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争取重大项目落地得到省的更有力支持。抓好现代服务业招商,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招引力度,着力引入一批标志性的商贸文旅项目。抓好场景招商,加快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开放,通过应用场景牵引更多实体项目落地。
2025年将切实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增强招商实效。认真组织系列招商活动,全年统筹举办各类招商活动不少于100场次。加快升级驻外招商阵地,围绕境内重点城市加强布点,构建全球招商网络,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在莞集聚。完善招商引资全流程服务,做好重点项目供地、动工、投产等方面的跟踪保障,推动招商成果加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能。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探索市场化招商路径,常态化开展全市招商队伍培训,提升招商干部的“专业眼光”和“客户思维”,高标准组建专家智库和顾问团队,借力借脑对重点目标企业精准画像、出谋献策。
芦湛表示,新一年里,全市投促系统将以更加饱满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抢抓新一轮招商生态变革的战略机遇,敢于担当、乘势而上,全力招引一批引领性、标杆性的龙头项目和前景好、成长快的科技项目,努力为东莞担负好经济大市挑大梁的重任贡献投促力量。
文 张洋 莞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