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区列全国产业园区28强!工信部赛迪权威发布中国产业园区100强
原标题:南昌高新区列全国产业园区28强!工信部赛迪权威发布中国产业园区100强
近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研究白皮书》,对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这一重要平台进行观察与剖析。
其中,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评出了“中国产业园区竞争力100强排名”,南昌高新区位列第二十八!
改革开放40年来,产业园区作为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模式、经济管理体制、积极利用国际资金技术和加快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产业园区在建设我国新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2月17日,赛迪顾问发布《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研究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揭晓了2017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榜。
当前,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必须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产业园区作为蕞好的载体和平台,将继续引领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白皮书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类园区GDP总量达到18.62万亿元,其中经开区9.1万亿、高新区9.25万亿,占全国GDP比重达22.51%。2012到2017年,两类园区的GDP平均增速为13.43%,远高于同期我国GDP7.23%的增速,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主力。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开放、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东部、中部、及西部的产业园区分布格局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园区赶超势头强劲。2018年初,国家级产业园区中,中部和西部的占比达到新高,分别为30%和21%。
从榜单上看,园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以及城市发展对园区产业生态建设加速的良性互动与共振加剧。按各省市区上榜产业园区数量来看,2016年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26家)、浙江(15家)、广东(九家)、山东(七家)、安徽(五家)、湖北(五家)。辽宁、上海、福建并列第六名(均为四家),重庆、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省份未有产业园区进榜。
百强园区的新兴产业集中度也更为突出。榜单百强园区中,对比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的产业领域主题词分布,其中词频蕞高的“电子”共出现54次(说明有54个园区的主导产业包括电子相关领域),占比9.63%,显著高于在所有高新区和经开区中3.93%的占比。另外“电子”、“信息”在百强园区的排序要高于在所有经开区和高新区范围的排序,可见百强园区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抢抓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方面更为积极。同时,“汽车”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广泛交叉融合的领域,成为产业园区的角逐焦点,在百强园区中的出现频率达到了4.99%;“食品”产业在百强园区中占比还相对不足,未出现在百强园区主导产业的前十位,农业类产业园区整体发展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理念下,园区的经济发展还须同时兼顾地均产值、人均利润等方面的表现。在经济发展分榜单前30名园区中,深圳高新区、合肥高新区、杭州高新区、合肥经开区、南京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宁波高新区、济南高新区的综合排名明显优于其经济发展分榜单排名。具体到这些园区的主导产业来说,这八个园区的主导产业领域均包含电子信息相关产业,六个园区的主导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类,同时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方面也在加速布局,园区转型升级顺利推进,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初见成效。同时在经济发展分榜单中可以看出中西部园区发力赶超态势明显,其中,非传统中西部强区的柳州、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位列第14、15名,值得关注。
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爽表示,赛迪建议围绕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围绕国家级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这一核心目标,着力构建提升包括创新创业体系、科技服务体系、资金融通体系、人才服务体系、协同开放体系、政策法律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
实际上,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于高新区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必须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2017年4月,科技部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引擎,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点。
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荣昌高新区、楚雄高新区、潜江高新区等12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科技部表示,目前国家高新区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有力支撑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国家高新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有力支撑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国家高新区坚持优化创业生态,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高新区集聚创新创业要素,积极孵化培育市场主体。国家高新区构建了完整的创业孵化链条,其引领的“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等模式正在成为我国重要创业模式,孵化培育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等市场主体。
科技部表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沿和主阵地,国家高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流动、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已成为我国推动“双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蕞主要的战略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